万历十年(1582年),明朝重臣张居正不幸去世,终年七十岁。就在他去世前的九天,万历皇帝亲自为他加封太师一职,这一头衔是文官中的最高荣誉,堪称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张居正生前从未有过此殊荣,这在整个明朝二百年的历史中是前所未有的。尽管张居正得到了如此显赫的荣誉,但疾病很快夺走了他的生命,未能等到他利用这个头衔来增强自己的权威。他的死,既给明朝带来了一定的空缺,也为其后来的清算埋下了伏笔。
张居正死后,虽然不少人对他表达了哀悼,但也有一部分人暗自窃喜。特别是万历皇帝,尽管他年轻时曾依赖张居正的支持,成为了帝王,但张居正的去世带来了他政治上的新变化。万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亲政之路,并迅速感受到了权力的重担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万历并没有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样保持平稳,而是开始对死去的张居正进行系统性的清算。
在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万历帝决定从张居正的家族开始清除影响。他首先撤销了张居正三个儿子的官职,并取消了张居正生前的太师头衔。此举标志着万历皇帝公开开始与张居正的势力对抗。接下来,张居正家族的财产遭到彻底抄没,张居正的亲弟弟和儿子纷纷被逮捕,投入大狱。其中,张居正的长子因无法忍受严酷的刑罚,选择自尽,身亡的消息令整个宫廷为之一震。
展开剩余75%在四个月的抄家行动后,万历帝终于在万历十二年(1584年)发布了对张居正的总结性罪状。政府宣布,张居正在生前犯有多项严重罪行,包括诬蔑亲藩、侵占王府、制止皇帝聆听民意、专权乱政等罪名。由于张居正为国家效力多年,万历决定宽容一些,不将其尸体挖出肢解,但他的家族仍遭到严厉处罚。张居正的弟弟及其他两个儿子被流放到边远地区,永远不能再回到中央。
那么,为何万历皇帝在张居正去世仅两年后,竟然如此猛烈地清算张居正的家族,甚至采取极端措施呢?其中的原因之一是朝中反张势力的告密与举报。张居正虽然已死,但他的影响力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朝廷。特别是一些曾经受到张居正打压的官员,借机加大了对张居正的不满。他们纷纷向万历皇帝揭发,称张居正生前通过丈量土地等手段,利用权力谋取私利,甚至涉嫌虚增土地面积,向皇帝隐瞒了许多问题。为了查明真相,万历帝亲自组织了土地丈量工作,结果发现的确存在大量错误,原本负责丈量土地的官员也将责任推卸到张居正头上。这让万历皇帝的信任彻底崩塌,张居正的形象在他心中急剧下降。
另一方面,张居正生活中的奢侈作风也引起了万历皇帝的愤怒。作为一名以节俭为本的政治家,张居正公开宣扬节约,而在私底下却过得奢华无比。他收藏了大量珠宝玉器、书画珍品,并且享受着不亚于皇帝的待遇。他在湖北老家的出行,更是让人瞠目结舌。张居正的轿子由三十二名轿夫抬举,轿内设置卧室与客厅,还专门配备了侍卫,甚至沿途有鸟铳手护航,这种排场几乎超过了皇帝的出行。万历皇帝看到这一切,不禁产生了极大的反感,心中的矛盾愈加深刻。
在万历皇帝心中,对张居正的怀疑和愤怒达到了顶点,尤其是他通过调查发现,张居正的行为与他提倡的节俭政策完全背道而驰。这让万历对这位曾经的“帝师”愈加失望,渐渐地,张居正的形象在万历心中完全崩塌。
此外,高拱的《病榻遗言》也对张居正的清算起到了催化作用。高拱曾是张居正的政敌,曾在隆庆帝时担任首辅,但因张居正依靠太监冯保的支持,最终将高拱打败。高拱在临终前写下《病榻遗言》,详细描述了张居正与冯保的勾结,并提出张居正有谋反的野心,甚至指出戚继光的精锐部队可能是他反叛的后盾。虽然这些内容的真实性难以考证,但《病榻遗言》对张居正形象的毁灭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它成为了万历帝对张居正家族进行清算的强烈催化剂。
随着冯保的清算,万历皇帝进一步决定抄家张居正,处理与其有直接联系的亲戚及党羽。冯保被指控有十二大罪,其财产被全部没收,并且从其家中搜出了大量的珍宝,令万历皇帝既愤怒又满足。愤怒的是,这些珍宝竟然来自一个宦官,而满足的是,这些财富现在都归属于他个人。万历帝由此决定,张居正作为当时权力最大的宰相,其财富一定不亚于冯保。于是,万历开始了对张居正家族的全面清算,命令对其家财进行抄没,杀戮张家亲属,彻底切断所有对张居正势力的支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